为了确保
纯水电导率测定仪的测量准确性,正确的校准步骤是至关重要的。以下是一套详细的校准流程:
一、准备阶段
1.选择校准液:
选用已知电导率值的标准溶液,这些溶液通常具有准确的浓度和电导率值,是校准仪器的关键。常用的校准液包括KCl溶液、氯化钠(NaCl)溶液等。
确保校准液的浓度符合仪器的测量范围和精度要求。
2.清洁电极:
在校准之前,使用蒸馏水或去离子水清洗电极,去除任何污垢或残留物。必要时,可以使用温和的清洁剂。
清洁后,用干净的布或纸巾轻轻擦干电极。
二、校准步骤
1.倒入校准液:
将选定的校准液倒入测量仪器的样品槽中,确保溶液足够浸没电极。
2.启动校准模式:
打开仪器,根据说明书选择校准模式。
输入校准液的已知电导率值。
3.调节校准参数:
根据仪器的要求,调节温度补偿、校准系数等参数。确保这些参数设置正确,以消除温度等因素对测量结果的影响。
4.进行校准:
仪器会自动调整内部参数,以匹配校准液的电导率值。在此过程中,需密切关注仪器的显示结果,并根据需要进行微调。
为了提高校准的准确性,建议重复校准过程至少三次。每次校准后,清洗电极并重新浸入校准液中。

三、验证与记录
1.验证校准结果:
校准完成后,使用另一种浓度的校准液进行验证。将电极浸入验证溶液中,测量其电导率值。
如果测量结果与标定值一致或误差在可接受范围内,说明校准成功;如果不一致,则需要重新校准。
2.记录校准数据:
在校准完成后,记录校准的时间、标准溶液的浓度、校准参数等重要信息。
这些数据可用于以后的使用过程中进行对比和参考。
四、校准周期与维护
1.定期校准:
为了确保仪器的长期准确性,建议定期进行校准。通常建议每隔一段时间(如每三个月)或在使用前进行校准。
2.特殊情况下校准:
在仪器经过维修或更换部件后,或在测量结果出现异常时,应及时进行校准。
3.电极维护:
定期清洗电极,避免电极表面污染或老化影响测量结果。
检查电极的连接线和接口是否完好,确保测量信号的稳定传输。
正确校准纯水电导率测定仪需要遵循一系列严格的步骤和注意事项。通过遵循这些步骤,可以确保仪器在测量时提供准确、可靠的数据。